2025年10月11日 欢迎访问上海医药卫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
声明:近期接到有人冒用转移平台的名义,擅自进行科技成果交易的举报。特在此郑重声明:本平台(上海医药卫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)所有项目的转化对接,都是由平台工作人员直接联系,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成果推介。各位会员如果遇到此类情况,请联系转移平台工作人员进行核实,以免上当受骗。谢谢大家的支持!
技术供给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技术供给 > 转化项目
转化供给

上海医药卫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科技项目供给委托登记表



供给项目编号:20259181510234845
项目名称:面向肿瘤精准诊疗的功能核酸-核素诊疗一体化探针 填表日期: 2025/9/18  
项目关键词:肿瘤精准诊疗    
项目所属领域: 诊断类(诊断用生物制品入此类)医疗器械    
项目所属学科分类号: 核医学
基本项目情况
项目目前所处阶段:构思 研发 中试 产业化 已投入开发资金额:
有无样品:
是否鉴定:  
项目转移意向
转化
□转让: 参考价格: 万元
□许可:独占许可:万元;排他许可:万元;普通许可:万元
□合作:
□其他转化方式:
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
项目简介(背景、创新点及实施情况等):
1.项目背景:
核酸适体核素诊疗一体化探针针对膀胱癌临床诊断特异性不足、肿瘤异质性高及缺乏精准治疗手段等问题,提供了一种高亲和力、高特异性的分子影像与靶向治疗新策略。通过识别如PTK7、C-MET等在膀胱癌中过表达的膜蛋白,适体探针可实现精准PET分子成像,尤其适用于膀胱内灌注给药,显著提高肿瘤局部显像对比度,减少全身毒副作用。该类探针具备诊断与治疗一体化潜力,不仅可用于术前分型分期与疗效监测,还可结合治疗性核素或药物实现肿瘤局部精准打击,推动膀胱癌从传统影像和治疗向个体化分子诊疗的转变。
2.技术创新点:
该技术通过整合高亲和力核酸适体与放射性核素(镥-177/家—68),突破传统诊疗分离模式,其核心优势包括:
1)诊疗一体化设计,通过成像实时指导个体化剂量调整,减少正常组织辐射损伤;
2)核酸适体小尺寸(小于15ka)与高特异性(Kd小于nM级),显著提升肿瘤穿透性与靶向精准度;
3)硫代磷酸骨架修饰与核素国产化保障稳定性与成本优势;
4)制备简便,相较于其他探针,包括探针筛选、核素标记在内的全链路开发可在3个月内完成。
当前市场竞争中,国内企业如远大医药、智核生物等聚焦神经内分泌肿瘤、前列腺癌等适应症加速布局镥-177-PSMA等靶向药物:国际巨头诺华、拜耳则通过核素偶联药物(RDC,如镥-177-DOTATATE)抢占高端市场。本技术差异化竞争力在于:相比抗体探针,核酸适体穿透性更强、成本更低;对比传统分步诊疗方案,一体化设计可缩短周期50%以上。
3.实施情况:
项目申请人团队围绕核酸适体的筛选制备、创新性化学修饰与核素定点标记、临床前显像实验及临床转化应用开展了系列工作。团队研究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,已经成功开展了系列临床试验。联合核医学科,泌尿外科,胆胰外科等临床科室,开发了一系列基于核酸适体的分子影像探针,完成了从探针合成,性能表征,临床前评估及临床评估在内的完整转化工作,其中代表性成果如下针对膀胱癌开展临床队列研究,累积入组患者 103例。通过膀胱灌注的方式,实现了对膀胱肿瘤的特异性 PET成像。核酸适体探针能够对微小病灶成功点亮,同时有效区分炎癌组织(临床研究:NCTO6005116)。
利用目前最先进全身PET仪器,开展了世界首例核酸适体的人体安全性及生物分布临床研究。
2.受试者安全,试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报道,系统阐明了核酸适体在人体内的分布及代谢过程,相关结果发表于高水平学术论文(Research 2023,6,0126)。
3.开发基于核酸适体的靶向核药(131I,177Lu等),实现对特定肿瘤区域及组织的内照射,精准,高效杀伤肿瘤组织。尤其是针对膀胱肿瘤,在针对PTK7 靶向探针的基础上,新开发出了Nectin4靶向核酸适体探针,在对其进行治疗核素177Lu标记后,通过系列临床前评估完成了动物核素治疗性能评估,结果表面对膀胱原位肿瘤模型,该探针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,未来有望成为一种针对非基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二线灌注类药物,有效填补目前临床中灌注化疗BCG 药物短缺,化疗药物耐药的问题,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4.附件查看:
市场前景:
投资规模(包括设备,场地,流动资金等):
效益(成本及收益预测):
应用领域:
肿瘤精准诊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