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化供给
上海医药卫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科技项目供给委托登记表
供给项目编号:2025916167178300
|
|
|
项目名称:吡啶脲类灭螺药
|
填表日期:
2025/9/16
|
|
项目关键词:灭螺药
|
|
|
项目所属领域:
其他化学药
|
|
|
项目所属学科分类号:
临床医学其他学科
|
基本项目情况
项目转移意向
☑转化
|
□转让: 参考价格:
万元
|
□许可:独占许可:万元;排他许可:万元;普通许可:万元
|
□合作:
|
□其他转化方式:
|
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
项目简介(背景、创新点及实施情况等):
|
1.项目背景:
螺传寄生虫病(如血吸虫病、广州管圆线虫病等)是以螺类作为中间宿主传播的一类疾病,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,全球约90个国家的3亿人感染螺传寄生虫病,尤其在中低收入国家的淡水螺分布区呈现高流行趋势。采用灭螺药灭螺是阻断螺传寄生虫病传播的核心手段,但传统灭螺药的生态毒性问题严重制约现场应用,亟需高效、低毒的新型灭螺药物。本专利技术利用骨架跃迁、生物电子等排等药物设计思想,设计、合成了一类全新结构的吡啶脲类化合物。其中,化合物吡螺脲杀螺效果突出,对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——钉螺和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——福寿螺均高效杀灭,同时对鱼、虾、蟹、蜜蜂等螺孳生地非靶标生物低毒,克服了现有灭螺药的生态毒性缺陷。在湖北、云南、江西、四川等地开展了多环境、多地形的田间药效试验,灭螺效果显著,安全性好。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结果表明:吡螺脲对哺乳动物低毒,无致畸/致突变性。此外,吡螺脲在水稻上的半衰期短、残留量少,属于低残留农药。
|
2.技术创新点:
本专利灭螺药吡螺脲兼具灭螺有效性和环境友好性,成功突破现有药物的生态毒性瓶颈。目前该专利技术已完成吡螺脲的中试生产、剂型研发、田间药效、非靶标生物毒性试验、哺乳动物急性毒性试验、遗传毒性试验、残留试验等工作,结果均较为理想。当前技术成熟度已达候选药物阶段,具备启动新农药登记程序的充分条件。
|
3.实施情况:
无
|
4.附件查看:
|
市场前景:
|
投资规模(包括设备,场地,流动资金等):
|
效益(成本及收益预测):
|
应用领域:
吡啶脲类灭螺药
|